时间:2025-10-20 浏览量:143
自10 月上旬起,公司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越冬虫情专项调查监测工作,全面摸清公司辖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及种群密度,提前部署 2026年防灾减灾各项准备工作,为来年科学防治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
林业有害生物是威胁森林生态安全、制约林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精准掌握其越冬动态是科学开展防治工作的关键前提。本次调查将临林公司常发种类落叶松毛虫、松果梢斑螟、鼠害等8 种有害生物列为核心监测对象,重点针对公司辖区的红松、落叶松、云杉、樟子松、胡桃楸等主要寄主树种展开拉网式排查。
其中,曾引发大面积灾害的果梢斑螟的调查监测被列为此次调查的重中之重。过去几年,果梢斑螟在全公司范围内大面积发生,虽通过“飞机喷药防治 + 人工地面精准除治” 的立体化防治模式,有效控制了灾害蔓延态势,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经后续跟踪监测发现,其种群密度虽然有所降低,但分布面积仍处于较高水平,存在反弹扩散的风险。因此,本次调查专门加大了对红松球果的抽样比例,旨在精准掌握球果被害率及红松球果害虫分布范围,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奠定基础。
为确保调查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公司森防检疫中心构建了“技术指导 + 现场实操” 的工作机制。一方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林场,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技术规程培训,重点讲解标准地设置、样本采集、数据记录、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现场解答基层森保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与林场森保员组成联合调查小组,严格按照《吉林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技术规程》开展工作。
调查综合采用“固定标准地长期监测+临时标准地补充调查+线路踏查全面排查”的立体化调查方法。工作人员在各林场典型林分中设置固定标准地,定期监测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变化,并针对有害生物可能扩散的边缘区域,增设临时标准地,扩大调查覆盖面,同时沿林区主要道路、林缘线开展线路踏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灾害隐患点。
本次林业有害生物越冬虫情调查监测工作预计于10 月末全面完成。目前,各林场已按照统一部署,有序推进调查工作,初步掌握了部分区域有害生物越冬动态。下一步,公司森防检疫中心将在调查工作结束后,组织专业力量对调查数据进行系统汇总、分析与评估,科学预判 2026 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编制详细的防治预案,为公司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精准施策、高效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切实守护森林生态安全。
(森防检疫中心 高海燕)

球果被害率调查
(初审:刘晓亚 复审:姜华 终审: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