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5 浏览量:338
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水运业的振兴(二)
1947年春在放排旺季到来之时,木材过通排口受阻,为尽快打通关节,公司专派邓不勋同志于6月3日,由拉古哨过江进入朝鲜境内。经过旅途的种种艰辛,于6月5日抵达平壤。6月6日见到驻平壤办事处的朱秘书长、文主任,将刘涛主席及李处长的介绍信交上,并介绍了通排口的详细情况。过了七、八天,平壤办事处作出如下答复:“拉古哨通排坝口乃是水电在一起的,而水电是重要的地点。我们暂时不能单独把通排坝口接收过来,须要苏军协助管理,以后必有相当办法。临时先与苏军交涉出口证一份,期限由6月至8月1日止,下放木权一万立方米。按我们请求下放木材数量十万立方米,须以三期发给训明。如第一次满期时,须于期间内持旧证来换新证……”
邓丕勋同志领收苏联军司令部发给的通排证明后,于6月14日由平壤出发,返回国内。
大的问题得到解决,因这里是国境线,小的问题、冲突也时常发生,好在都能很快就地解决,对排运业影响不大。
1947年春天开始的排运业,进展较为顺利,尽管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还是完成了排运计划。这些运至安东的木材售出后,按上年定的比例,将其中的十分之七上缴政府,十分之三留给公司。
鸭绿江的排运业自1940年7月10日起,到鸭大线铁路通车和拉古哨水电站大坝蓄水后,排运业的黄金时代便告结束。尽管在坝上设置通排口,实际上不能整排通过,只能将排拆散。由汽船在200公里的库区内施排至坝上,已属不经济,再拆散逐根放出通排口,在坝下重新编排。这一拆一编,不仅木材成本提高,而且危险。
利华林木公司因陆路不通,才被迫振兴排运业。在1947年至1948年的排运业中,不仅客观条件限制了排运,而且人为造成的损失也不可轻视。
制材业的恢复与发展
利华林木公司创办之初,对木材加工业就很重视,不仅是由于修复铁路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具有木材加工的设备和能力。
利华林木公司接收了一座加工能力大、设备还算先进的望江楼火锯厂。
望江楼火锯厂设备有160马力蒸汽机一台(用锯末作燃料),150马力电力机一台。车间里装设大小带锯及圆锯等13个,日可生产成材80立方米。如割制枕木,每日可出3500根。“八一五”光复后,望江楼火锯厂虽然停产,但未遭到破环。原望江楼火车站站长王福元组织刘宝智等八名青年为骨干的护厂队,昼夜巡逻。虽然也发生两起抢劫案,都被护厂队制止。所以,利华林木公司接收的是一座保护得完好无损、可以立刻投入生产的火锯厂。
在利华林木公司1946年5月4日下达的《公司组织草案》中,制订了《利华林木公司火锯厂规则草案》。《草案》中规定:火锯厂以“制造成材,便利各界各项建筑”为宗旨;制品“以各界需用缓急为准。”例如1946年4月到10月间,均以制造枕木为主。在工厂厂名中规定:通化者为利华林木公司通化第一火锯工厂,三岔子者为利华林木公司第二火锯工厂,二道者为利华林木公司二道第三火锯工厂,望江楼者为利华林木公司望江第四火锯工厂。
望江楼火锯厂在利华林木公司四个火锯厂中不仅恢复得快,而且管理水平也属上乘。早在1946年5月份,望江楼火锯厂就有简单的员工服务条例。1947年11至1948年10月这一年度望江楼火锯厂生产成材22879立方米。比二道沟三厂和三岔子二厂生产成材的总和还超出1636立方米。而且木材加工费用也低于其他厂。
正因为望江火锯厂是公司木材加工业的主要支柱,公司对望江火锯厂也更加关注,并经常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46年9月14日总经理杨延森主持的公司干部会议。会议有八项议题,其中三项涉及到望江火锯厂。
除望江火锯厂外,加工能力较大的还有二道沟火锯厂和三岔子火锯厂。二道沟火锯厂因无电力,全部利用蒸汽火车头及木炭机为动力,带动圆锯,割制木材。每日生产枕木1000根左右。1947至1948年度共生产成材12025立方米,全部供给东铁使用。三岔子火锯厂全部用电作动力设五道圆锯,每日可割制枕木1000根。自1946年底通化被国民党占领,二道江发电厂亦在其控制之内。电力无法输往三岔子,使火锯厂陷入停产状态,直到通化解放。1947年至1948年度生产成材9218立方米,全部提供给东铁。通化为第一火锯厂,但这个火锅厂因附近没有原料可供加工,加上管理不善,一直没有大的起色。1946年12月初,随着我军退出通化,总公司也撤离。撤离时将火锅厂部分设备运至临江,装备了二道沟火锯厂。
从1946年5月公司致力于木材加工业的恢复,到1947年11月至1948年10月这个年度里,木材加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火锯厂共生产枕木354426根,成材17235立方米。在这个生产数字里,临江占70%。
(作者 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