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23 浏览量:1848
✦ 1.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总书记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怎么做?
第一,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
第二,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第三,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第四,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
第五,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
✦ 2.坚持实事求是
总书记说: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怎么做?
坚持实事求是,基础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 3.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总书记说:
“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
怎么做?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法治思维能力,就是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
✦ 4.保持战略定力
总书记说: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中国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怎么做?
保持战略定力,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保持战略定力,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
保持战略定力,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 5.坚持问题导向
总书记说: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
怎么做?
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
发展问题要方向清晰
难点问题要明确回答
实际问题要重点解决
✦ 6.重视调查研究
总书记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怎么做?
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
务求“深、实、细、准、效”;
调研研究要制度化经常化。
✦ 7.发扬钉钉子精神
总书记说:
“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怎么做?
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
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
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 8.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总书记说:
“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什么?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
同时,还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结合工作需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法律、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