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查互评学经验 互学互鉴促提升
2023-06-16

  6月14日,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天然林保护管理局二级调研员魏战婷带领互评互鉴组,在吉林森工集团森林资源经营部副部长宋启亮的陪同下,来到临林公司,围绕管护体系建设、管护信息化系统建设、后备资源培育、转型发展项目实施情况等工作内容开展互评互鉴活动。省林草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全省国有林区承担天然林保护修复任务的18个森工企业和4个森林经营局主管天保工作的副总经理和天保主任(副主任),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对临林公司天然林保护修复重点工作进行现场观摩和评价打分。临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志文,副总经理冯万斌,天然林保护中心、营林处、计划发展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互评互鉴活动。

  在公司机关五楼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交流会上,张志文向互评互鉴组汇报了公司天然林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营林处负责人汇报了公司后备资源培育情况。听取汇报后,与会人员就管护体制、管护房建设等情况进行了互动交流。


互评互鉴组听取工作汇报

  临林公司天然林保护中心下辖1个森林资源管护大队,9个森林资源管护中队,专职管护人员495人。设置在各林场的管护中队负责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巡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工作中,公司落实网格化管护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强化管护队伍建设,扩大管护站点数量、实现管护全覆盖,推进管护站标准化建设、打造窗口形象,推动管护经济发展,实现员工增收;完善了天保智能指挥系统建设和管护站视频通信系统建设。

  临林公司规划2022年至2025年完成后备资源培育21万亩,其中,补植补造15.75万亩、改造培育5.25万亩。工作中,临林公司以良种壮苗为基础,以科学设计为先导,以技术指导为支撑,以狠抓作业质量为重心,以严格验收为抓手,以强化管护为保障,严把造林源头关、设计关、统筹关、作业关、验收关和管护关。公司2022年度后备资源培育苗木抽检合格率达到了100%,各项工作得到了省林草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观摩智慧巡防系统

  随后,互评互鉴组来到临林公司天然林保护中心指挥中心,现场观摩了公司智慧巡防系统和光纤接入下的摄像头回传视频具体操作,并向临林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了可视化对讲机和林调通掌上电脑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情况。据临林公司天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临林公司建立了森林管护视频信息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与森林防疫、森林防火、森林公安的信息共享;2021年开始为33座管护站的监控摄像头接入网络光纤,实现了指挥中心对管护站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调度,加强指挥中心对管护站的监管能力,提高管护工作水平;为各林场配备了最新的林调通掌上电脑,并在2023年安装了农业与农村局经管站的农业土地数据和地方林草局的林权证落图,大大减少了争议地块被开垦蚕食的可能,使森林督查数据逐年减少。


参观“木把文化”博物馆

  “柳毛河林场森林康养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规划分为三期:一期为木把文化博物馆,二期为民宿,三期为环境整治和高级滑雪道项目。”在临林公司柳毛河林场在建的“木把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向互评互鉴组介绍了公司转型发展项目的运营思路、运营模式、预期收益等情况。


查看内业

  在向阳管护站和横道河管护站,互评互鉴组参观了标准化管护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查看了管护站内业资料,参观了绿化树培植项目和东北黑蜂养殖项目,了解了开展管护经济的收益情况和长期规划。互评互鉴组对临林公司管护站内业材料、站内绿化美化工作给予了好评,并充分肯定了管护人员在完成管护任务的前提下,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谋划、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增加经济收入的措施和做法。互评互鉴组成员纷纷表示,要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切实提升本单位管护站建设管理水平。


了解管护经济收益情况

  通过互评互鉴活动不仅展示了临林公司在管护体系建设、转型发展项目实施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更发现了问题和不足,达到了在观摩中互相学习、在比较中寻找差距、在交流中提高认识的目的,为推动临林公司天然林保护修复目标实现,发挥国有林区生态资源优势,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信息中心 刘晓亚)

 

版权所有:吉林森工临江林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439-505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