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局可持续经营试点办公室工作人员,来到闹枝林场的15林班3小班和14小班,首次开展人工红松幼龄纯林结构化经营样地监测工作。
森林经营试点工作是新形势下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局前些年的主要监测林分类型为人工落叶松林、人工云杉林和人工杨树林。今年,首次选设林分为人工红松幼龄纯林小班监测。
根据我局人工红松幼龄纯林的特点和立地条件,工作人员针对林分不同龄组、坡向、坡位,科学布设监测样地,逐步设立模式林。为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工红松纯林结构化探索经营共设计三个不同采伐强度,通过对林分采取透光抚育,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内空间结构,改善土壤环境,增强通风、光照,促进林木生长和天然下种,从而增加树种结构上的多样化和促进天然更新,使之成为近自然状态的红松阔叶混交林,达到提高人工红松林生长量和结实量的目的。同时,通过布设对照样地与监测样地,探索和研究可对比、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林经营模式及技术标准,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探索科学的模式和有效途径。
监测样地共设三个小班,6块样地,采用正方形,1/2对角线为17.32米,面积为0.06公顷,用罗盘仪确定样地的东、南、西、北四个顶点和中心的位置,并埋设样地标桩;样地内的树木根据每木检尺的规定,用围尺测量胸径,精确到0.1CM,检过尺的树木在胸径处用红油漆描上圆环,挂上号牌,对树木方位、冠幅投影面积、树高、郁闭度等全部文字数据记录在《每木检尺及测高记录》表上,为我局不断优化经营措施、提高经营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记者 贺一明)
设计监测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