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决策部署,持续巩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工作成果,按照《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和《吉林森工集团“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活动实施方案》办字〔2017〕73号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和全员岗位责任落实,局决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中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工作部署为引领,以防范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以“五个一”(一业一规、一企一标、一岗一责、一人一卡、一日一醒)工程为抓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全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组织机构
局成立“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领导小组。
主 任:陈 志
副主任:陈丰学 王 波 张本强 宋双林 范作义
张 旭
成 员:曲亚林 李守才 林风文 王庆德 于开渊
马金宏 王 林 丁铁龙 董黎娟 耿 勇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处,负责对各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三、工作内容
(一)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
1.广泛宣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安委会、安全生产专题会、工作例会学习内容,制定宣传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专家解读、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讲,提高贯彻落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通过改革创新,健全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重点解决“落责”“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重点解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解决科学评估和结果运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基础保障体系,重点解决本质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警示教育体系,重点解决各级管理干部重视和认识问题、员工素质和意识问题。
(二)深化责任落实,夯实责任制度
严格落实《吉林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全面启动安全生产“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进一步落实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1.开展“一业一规”建设活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单位安全生产条件,保障安全投入,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汇编成册,并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2.开展“一企一标”建设活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制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要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强化对标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相关内容,实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标准化。标准要素不得低于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要求。二是制定《“一企一标”工作手册》。主要包括单位概况(包括基本情况、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等信息资料);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程度辩识和相关情况分析材料;“一企一标”涉及内容和具体自查标准及其它需要的材料等内容;引用的法律、标准和规范。
3.开展“一岗一责”建设活动,夯实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要按照《吉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指导意见》(吉安委〔2016〕2号)要求,落实全员岗位责任。一是明确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各岗位工作内容,建立健全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其他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工会、生产车间(工段)负责人、生产车间(工段)安全员、班组长、班组安全员和从业人员等所有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应承担的职责,制定全员岗位安全责任清单。二是完善全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全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包括适用范围、岗位安全作用职责、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岗位劳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岗位作业安全要求和岗位应急要求等基本内容,要明确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现场管理等全员岗位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要求,制定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做到“一岗一清单”。三是实施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建立以岗位安全绩效考核为重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主线,以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相挂钩,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问责,实现岗位安全责任制闭环管理。
4.开展“一人一卡”建设活动,强化员工岗位安全风险防范。要将不同岗位(或同一岗位)每名员工的岗位要求、标准、职责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应急救援及防控措施等内容整合形成具体行为规范,以员工岗位安全卡片形式明示,实现“岗位有卡片、防范在岗前”。一是明确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相关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基础资料。包括人员照片、姓名、所在车间(班组)、工种(职务)、年龄、参加工作时间、从事本岗时间、党团情况等信息;(2)安全风险点及相关防控措施。管理岗位风险提示卡包括本岗位的风险点和针对性制定的相关卡控、预防措施等内容;员工岗位风险提示卡包括本岗位作业中最重要作业环节,最容易出现人身、操作等安全问题的关键点和针对性制定的相关卡控、预防及应急逃生措施等内容。二是实施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分类使用与管理。建立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分级档案管理制度,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实施颜色管理,直接从事相关安全生产的一线员工采用黄色卡片管理,从事生产管理岗位的干部员工(班组长及以上管理人员)采用蓝色卡片管理,设专人负责对所有在岗员工分别建立电子卡、簿、账册。三是落实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提示内容考核。要将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内容作为员工教育培训主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
5.开展“一日一醒(省)”建设活动,筑牢员工安全生产思想防线。要建立落实每日安全生产班前警醒、班中提醒和班后反省制度,制定监督管理措施,强化风险意识,确保作业安全。一是班前警醒。强化员工岗前安全风险意识,抓好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落实岗前安全宣誓、岗前警示教育、岗位操作前手指口述、作业现场操作前风险确认等内容,确保风险警示挺在每一名员工上岗之前。二是班中提醒。强化员工作业过程中互相提醒规范操作行为、监督安全作业。形成现场作业班组内部安全互联互保、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的安全氛围。三是班后反省。交接班后班组第一时间员工对照管理、技术规范和安全风险提示卡片反省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良因素,准确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要详细填写作业现场写实和班后收工会议记录,严格交接班管理。
(三)深化综合治理,系统防范安全风险
1.加强源头把控。严格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准入,建立完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条件和准入要求,健全重大事故责任人员职业和行业禁入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火设施“三同时”制度,对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及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新生产线的编制可研、建设施工及投入使用进行全过程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从源头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
2.加强风险分级管控。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大危险源、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确定风险评分级标准和辨识评估的程序、方法,绘制单位“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逐一落实单位、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和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档案和数据库,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订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加密检查频次,全面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杜绝检查出现形式化、应急化。要坚持问题导向,制定问题清单,实施隐患治理全过程“闭环管理”。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突出重要节假日、汛期、岁末年初等重点时段和敏感时期,突出危险化学品、交通安全、等重点单位;危险化学品罐区、油库、加油站、职工通勤车、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到位。
4.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动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和各项专项预案,提高应急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可操作性。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切实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深化基础建设,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1.加强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一是根据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现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重新梳理、修订完善,建立安全生产制度清单,狠抓落实。二是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在年度财务预算中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建立安措费提取与使用台账,加大对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风险管控倾斜力度,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保障生产安全。
2.加强标准化持续改进工作。各单位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推进达标升级。
3.加强企业全员岗位安全教育培训。要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分类组织实施。加强各层级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严格持证上岗;加强班组长、车间(工段)主任(工段长)的安全培训,使其掌握生产一线安全管理的基本要领;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时,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教育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
4.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建设。一是成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保持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稳定,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时刻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坚持“严、细、实、快”的工作作风,通过岗位培训、参观学习、实践锻炼等各种形式培训,努力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5.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安全知识普及、公益宣传、警示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意识。
四、总体安排
(一)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2017年8月20日前)。各单位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方案,广泛宣传,全面组织动员部署,营造浓厚氛围。
(二)第二阶段(重点建设阶段,2017年12月10日前)。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有步骤、高标准完成。
其中:2017年底前,物资公司加油站、油库完成“五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其他单位要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确保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7年底前)。各单位要认真总结“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活动,全面提升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做为安全生产“五大体系”建设的延伸,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落实责任部门,加强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8月20日前,各单位要将“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方案报送安全管理处。
(二)强化督促检查。局对各单位“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重要内容。重点督促检查以下内容: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风险档案和数据库、“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及安全风险公告栏等;
2.一日三醒(省)制度及落实情况;
3.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及分级档案管理;
4.《识别和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汇编》及传达记录;
5.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清单;
6.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清单;
7.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
(三)全面客观总结。各单位要对“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进行全面客观总结,为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7年12月20日前,各单位要将“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年”工作总结(电子版)报送安全管理处。
联 系 人:张 钦 侯永森 刘 峰
联系电话:5056157
电子邮箱:llaqc505615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