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走进贮木场作业区,5个新建的塑料大棚分外引人注目,这是贮木场探索中的场办经济新项目——紫苏种植的育苗棚。
全局木材生产结束后,贮木场进入生产淡季,面临季节性放假。为增加职工收入,场领导班子经考察研究,决定利用场区内空闲土地探索紫苏种植项目。
紫苏全身是宝。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对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妊娠呕吐等有特效作用,又是餐桌上的美味,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苏子润肠通便,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紫苏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去年秋天,适逢紫苏收获的季节,贮木场领导班子多次赴长白朝鲜自治县家隆人参合作社考察调研,探索发展紫苏种植项目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经多方沟通研究,贮木场决定同长白朝鲜自治县家隆人参合作社、天津盛实百草中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公司为日本津村株式会社中方代理)合作开展紫苏种植项目。初步计划种植紫苏50亩,种子由日本津村株式会社提供,贮木场提供土地和劳动力。
大棚种植紫苏分为大棚育苗期、种苗移栽期、阶段采摘期三个阶段。4月上旬一场春雨过后,土地湿润,是建棚育苗的好时机。场领导班子组织职工在场区闲置地块上忙碌起来。翻土、平地、施肥、建床、撒种、盖土、建框、盖膜,道道工序有条不紊。1号棚和2号棚是木制结构的,耗费次薪小杆材4立方余米。考虑到成本较高,经向技术人员咨询,场决定用铁管搭建3号、4号、5号棚以降低成本。
历时15天,5个育苗棚终于全部建造完毕,共计花费3000余元。为增强大棚牢固性,职工们用网绳加固了5个大棚的衔接处,并及时播种紫苏种子下地。
目前,紫苏幼苗萌发顺利,5月中旬即可进入种苗移栽期。
(通讯员 李召芬)
搭建育苗棚